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64篇
  免费   5793篇
  国内免费   3737篇
耳鼻咽喉   351篇
儿科学   1481篇
妇产科学   853篇
基础医学   13041篇
口腔科学   1663篇
临床医学   6917篇
内科学   14389篇
皮肤病学   1027篇
神经病学   7754篇
特种医学   13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4843篇
综合类   13922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预防医学   4902篇
眼科学   966篇
药学   10549篇
  10篇
中国医学   2583篇
肿瘤学   5391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876篇
  2022年   2209篇
  2021年   3000篇
  2020年   2412篇
  2019年   2061篇
  2018年   2035篇
  2017年   2346篇
  2016年   2666篇
  2015年   3022篇
  2014年   5069篇
  2013年   5679篇
  2012年   5373篇
  2011年   6000篇
  2010年   4761篇
  2009年   4621篇
  2008年   4748篇
  2007年   4601篇
  2006年   4128篇
  2005年   3881篇
  2004年   3173篇
  2003年   2703篇
  2002年   2071篇
  2001年   1780篇
  2000年   1540篇
  1999年   1319篇
  1998年   1223篇
  1997年   1072篇
  1996年   917篇
  1995年   730篇
  1994年   699篇
  1993年   587篇
  1992年   505篇
  1991年   473篇
  1990年   396篇
  1989年   314篇
  1988年   296篇
  1987年   287篇
  1986年   256篇
  1985年   361篇
  1984年   317篇
  1983年   210篇
  1982年   244篇
  1981年   191篇
  1980年   164篇
  1979年   109篇
  1978年   91篇
  1977年   77篇
  1976年   67篇
  1975年   5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脾虚湿困大鼠内分泌、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健脾祛湿机制。方法:高脂低蛋白饮食加力竭游泳法建立脾虚湿困大鼠模型。黄芪多糖干预后观察脾虚湿困大鼠体质量变化,检测血清总蛋白(TP)、球蛋白(GLB)含量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活化肽(PACA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十二指肠组织IL-6、IL-10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5);黄芪多糖中、高剂量组血清TP含量升高(P<0.05);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GLB水平出现升高(P<0.01),血清PACAP水平降低(P<0.01),十二指肠组织IL-6及IL-10阳性面积百分比降低(P<0.01,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调节脾虚湿困大鼠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因子进而发挥健脾祛湿功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微炎症状态、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通道蛋白2(AQP2)的表达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CRF2、3期患者60例,按辨证标准分为脾肾阳虚证26例,气阴两虚证19例,湿热证15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5例。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血清HSP70、IL-6、尿AQP2含量,分析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①CRF患者NF-κB、IL-6、HSP70、AQP2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②3个证型组中,湿热证组NF-κB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或P<0.05);HSP70含量呈湿热证组>气阴两虚证组>脾肾阳虚证组(P<0.05或P<0.01);尿AQP2含量为脾肾阳虚证组>湿热证组>气阴两虚证组(P<0.05或P<0.01)。结论:①CRF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及水代谢紊乱,但湿热证者微炎症状态最明显,NF-κB、IL-6与CRF浊毒内盛有关;AQP2与CRF水湿相关。②CRF患者机体肾保护机制已启动,HSP70与CRF患者正气盛衰相关。  相似文献   
993.
为探索蛋白质在膜表面的吸附特性以及蛋白质存在的溶液环境对小檗碱膜透过行为的影响,以蛋白质、小檗碱为研究对象,配制模拟溶液,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静态吸附实验以及膜分离实验探究蛋白质与陶瓷膜、小檗碱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以蛋白质静态吸附量、膜过程相对通量、蛋白质截留率、小檗碱透过率及两者的吸附率为评价指标,同时测定膜过程中膜污染阻力分布、过膜前后粒径分布变化及膜表面电镜扫描(SEM),研究蛋白质在陶瓷膜上的吸附特性及对小檗碱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膜对蛋白质具有吸附作用,且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模拟溶液的膜分离过程中,蛋白质是引起膜污染的主要因素,但在1 g·L~(-1)蛋白质的浓度下,蛋白质的存在对小檗碱的膜过程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中药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有许多较为成功的实例。作者回顾了前人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工作,并提出建立一门专门针对中药研究的蛋白组学,即中药蛋白质组学。该文对中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和思考,希望为从事中药蛋白质组学研究者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995.
观察了猪胆酸钠和维甲酸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体外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膜脂肪酸的组成、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及c-myc癌基因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猪胆酸钠对HL-60细胞作用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经100~400μg·ml~(-1)猪胆酸钠处理3d的HL-60细胞,其PKC活性和c-myc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调;1μmol·L~(-1)维甲酸诱导3 d的细胞,PKC活性未见明显变化,而癌基因c-myc表达则降至对照组的17%;无论是猪胆酸钠(400 μg·L~(-1))还是维甲酸(1μmol·L~(-1))诱导3d的HL-60细胞,其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均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和骨钙素(BG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大鼠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20、40、60、80μg/μL),另设空白对照组。MTT法测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提取细胞总RNA,RT-PCR半定量分析细胞BGP mRNA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60和80μg/μL组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60和80μg/μL组BGP mRNA表达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和BGP基因上调,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97.
齐墩果酸在人血浆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中结合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H  Zhang HF  Chang HC  Han X  Bi KS  Chen XH 《药学学报》2011,46(2):243-246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又名庆四素(图1),系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以游离或结合成苷的形式广泛存在于白花蛇舌草、山楂、丁香、大枣、女贞子、枇杷叶、橡木和夏枯草等植物中。临床上主要用于急  相似文献   
998.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PKC是开发治疗肿瘤疾病药物的潜在分子靶点。目前,几种PKC抑制剂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但是同时也为靶向PKC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该文拟对近年来蛋白激酶C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食管癌中转录因子Snail及黏附因子E-cadherin的表达,并探讨与食管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食管癌组织和40例癌旁组织中Snail,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Snail阳性率(82.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2.5%)(p<0.05),Snail的表达与食管癌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食管癌组织E-cadherin的阳性率(36.7%)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7.5%)(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食管癌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Snail与E-cadh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nail蛋白高表达与E-cadherin蛋白低表达可能参与食管癌浸润转移的发生,并且联合检测可作为其重要生物学标志,有助于食管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复律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15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两组均进行房颤复律.随访12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浆hs-CRP和NT-proBNP.结果 所有房颤患者经复律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在12个月的随访中,观察组有2例患者房颤复发,对照组9例复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28,P<0.05).两组hs-CRP和NT-proBNP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t=7.270、3.601、8.118、3.006,P<0.05,P<0.01),并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加明显(t=4.720、2.914,均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明显减轻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律后血浆hs-CRP和NT-proBNP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